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嘉峪关市将招商引资提升为“头号工程”,市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积极“走出去”拓展对接渠道,同时“请进来”洽谈合作,以此构建起一套完善的“一方案、三清单、三图谱、三办法”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招商责任单位范围扩大至51家,并建立健全了“月通报、季考核、年终总评”的考核机制。通过这些举措,嘉峪关市在多元化招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企联手,在招商引资方面精准施策,充分发挥酒钢集团、中核四0四等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积极拓展合作网络。通过多地的紧密对接,成功吸引了河北文丰、中钢集团等知名企业加入,实现了氦-3管产业化建设项目的顺利落地。同时,产业集群招商战略得到深入推进,聚焦于重点产业链的发展,我们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京津冀、长三角等关键区域开展了251次招商活动,有效促进了宁德时代、和利氢能等重量级企业项目的入驻。此外,节会招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第31届兰洽会上,共签约108个项目,项目总金额高达572.2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项目落地是招商工作的核心。在钢铁及装备制造领域,英斯特年产12GW镀锌铝镁钢制光伏组件边框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电解铝及铝制品加工产业中,嘉唐氧化铝生产项目、博丰新型铝材制造项目落地生根;新能源领域里,嘉峪关市330kv汇集站及送出线路建设项目、宁德时代200MW/800MWh电网侧构网型独立储能电站等项目加速建设。

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嘉峪关市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研判会商”“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今年已为企业协调要素保障、行政审批等事项60余件次,解决水电气暖、融资销售等实际问题40余件次,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嘉峪关市上半年归集各类数据44.09万条,“双公示”数据合规率连续6个月达100%,完成信用修复164件,“信易贷”平台授信总额突破5.1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政务服务不断升级。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内办结,新设立企业639户;建设工程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达100%,“甘快办”App上线便民应用248个,工程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审批时限大幅压缩。针对招引企业,组建多部门联合服务专班,推行“签约即启动”模式,整合21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协调海关优化通关流程,通关时效提升40%。

嘉峪关市不断夯实招商力量,健全“链长+链主单位+链主企业”产业链招商体系,组建实体化运作的招商联合体;强化专职招商小分队力量,要求每季度“走出去”招商不少于三次;探索驻点招商,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对接。同时,完善社会力量专业化招商体系,遴选专业招商中介机构签订委托招商协议,探索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招商方式,聘请招商大使并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每季度开展招商专题培训,持续加强招商力量。

此外,该市在招商引资方面勇于创新,深入探索市场化招商机制。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我们引入了“产业园区+公司”的运营模式,并全面推行项目引进的全流程服务承包制,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我们研究并出台了商协会助力招商的系列办法,并设立了专项奖励资金池,以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为了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我们充分发挥“引荐人奖励办法”的作用,建立了嘉峪关籍人才数据库,并举办了“嘉人回乡”考察活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此外,我们还启动了“情系雄关·归雁兴嘉”工程,选聘了一批“归雁大使”,通过讲述“归雁”故事,激发在外人才回乡创业的热情,为嘉峪关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今日的嘉峪关,政府正采取更为实际的措施,将招商引资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深化这一战略,嘉峪关市计划组建专业的产业链招商联合体和专职招商小分队,致力于探索和实施市场化招商的新模式。此外,市府还将进一步完善“企业诉求集约调度”和“营商环境专员服务”等关键体系,以确保企业需求得到及时响应,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与此同时,嘉峪关市将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发展通道物流和文旅产业,这不仅有助于培育新的生产力,也是对区域经济结构的一次有效优化。通过这种招商引资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双轮驱动”,嘉峪关市将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更加显著的力量。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打造一个更加开放、高效、宜居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投资,推动区域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