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就业,作为民生的基础,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与希望。面对2025届共计21.3万名毕业生(相比去年新增0.5万人)的就业需求,甘肃省教育系统积极响应,明确“好就业”“就好业”的就业目标。为助力毕业生顺利走上就业创业之路,该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多维度的举措,包括政策引领、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等,全方位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就业创业之路。

在今年春季的“金三银四”求职旺季以及5、6月份的毕业季期间,甘肃省教育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就业优先的战略导向,紧紧围绕行业协同推进就业、校地联动稳定就业、产教融合促进就业的三大策略,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深度挖掘就业资源,优化就业服务质量,深化改革创新,从多个层面、全方位地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和充分就业。此举旨在助力广大毕业生在职业生涯的起点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谱写精彩的人生篇章。

甘肃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高校“一把手”工程。近期,西北师范大学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全省各地开展“访企拓岗”,走访了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甘肃省国际物流集团、兰州新区管委会、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等重点单位,通过“面对面”交流,拓展就业岗位,促进校企对接。

兰州城市学院将就业服务常态化,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吸引近千家单位参与,累计提供岗位近万个,服务毕业生超4000人。同时,该校积极开展校企对接、访企拓岗、生涯规划与技能培训等活动,并通过“海外规划展”等特色活动强化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明确职业方向。

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谢明达对此深有感触:“一开始我职业规划模糊、面试技巧欠缺,求职之路困难重重。多亏辅导员、班主任和系主任的‘一对一’指导,我最终收到了8家单位的录用通知。”经过慎重考虑,他选择投身西部,将于今年9月前往西藏林芝担任基层公职人员。

同样选择建功西部的,还有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李彦鹏。他说:“专业学习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应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力量。”

在拓展就业区域方面,甘肃省着力打造新疆、长三角、珠三角等“陇原学子就业圈”,成功开拓省外岗位5万余个。2024年10月,甘肃省组织省内49所高校赴新疆,走访785家企事业单位,新增就业岗位1.3万个。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省外单位2500余家。为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甘肃省围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奉献西部发展、投身城乡基层”等主题,开展了2000余场就业育人活动,覆盖学生达40万人次。

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甘肃省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近两年,推动高校新增96个专业;持续实施“红黄牌”提示制度,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学科专业点,采取减招、停招或撤销措施,累计调整181个专业。同时,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中高本“357”贯通培养模式,推进“本硕博”人才贯通培养,建立“‘国家—省—校’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用得上、干得好、后劲足”的高质量人才。

在产教融合方面,甘肃省支持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3371个就业实习基地,与12849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此外,打造师范类、理工类、医药卫生类等10个特色就业联盟,形成了“分类精准推介、人岗高效匹配”模式,有效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甘肃省教育厅的负责人透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该厅将全力推进“打造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和促进就业工程”的实施。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将指导各高校深入开展“走访市县、园区、企业、拓展岗位”的活动,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分类组织各类招聘会,积极搭建更多的就业平台。其次,将与省直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扩大省内企事业单位以及城乡基层的岗位吸纳能力,积极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的招聘工作。同时,将不断推动就业政策的精准实施,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为广大毕业生创造更加宽广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甘肃省正积极推动从高校到全省层面的就业工作,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且有力的政策措施、提供高效而周到的就业服务以及构建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学子夯实就业基础,助力他们在西部地区实现人生价值。

发布时间:2025-09-23 20:0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