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作为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医疗智慧与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汉代堪称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这一时期不仅为中医药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还构建了完整的临床体系。在甘肃地区出土的汉代医药简牍,便是这一时期医学成就的珍贵实物见证。这些简牍不仅详细记录了丰富的药物知识、治疗方法,还生动反映了当时边塞地区的医疗状况与社会生活,为我们研究古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甘肃出土的医药简牍是汉代医学文明的重要见证,不仅填补了早期医学文献的空白,更以其丰富的内容展现了汉代医学体系的面貌,尤以1972年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最具代表性。武威汉代医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原始档案,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系统记载了东汉时期的临床医学实践,包含30余个完整医方及近100味药物信息。其内容涵盖临床医学、药物学与针灸学三大领域,记载有针灸、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等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辨证施治”的中医思想,展现了早期医学的创造性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此外,甘肃地区还出土有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敦煌汉简、悬泉汉简、甘谷汉简等,其中记载的医药相关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疾病名称、症状描述、药材名称、养生方等多角度的医学知识,还保存了大量生动的戍边将士医疗记录、民间实用验方等珍贵文献。这些简牍与武威汉代医简相互印证,全方位展现了汉代西北边塞地区医疗体系的完整图景,共同形成了汉代西北边塞地区系统完整的医药文献资料库。
汉代的医疗体系以“官医主导、分级管理”为核心,这一体系由中央政府主导,对各类病症、治疗方法及治疗禁忌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中央政府挑选出实用的医方,通过诏令形式颁发至全国各郡县,为百姓提供寻医问诊的指导。在西北边塞地区,也建立了系统化的医疗管理制度。官医由中央统一选拔和培训,他们严格按照中央下发的医方为百姓治病,确保了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居延汉简中的“大医令逐、丞褒下少府中常方,承书从事下当用者,如诏书”记载了诏书下传的过程,其中“大”即为“太”。这表明太医令、丞与少府在传达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中央最高医官,太医令通过少府将药方以诏令形式下达各地,确保了医疗标准的高度统一,并通过规范的文书行政制度严格管理边塞医疗事务。 汉王朝通过这种医疗制度化的医疗管理体系,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治理,以医药标准化推动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敦煌马圈湾汉简记载的“□致医药所,欲闻命,幸=甚=□”说明汉代西北边塞地区通过候官治所(如敦煌马圈湾遗址、居延遗址等)设置“医药所”,构建起分级医疗体系。基层由“医吏”或“官医”负责戍卒日常诊疗,他们不仅需要详实记录“病卒名籍”等医疗档案,还定期开展巡诊活动。 居延汉简中的“府医来到,饮药一齐(剂)”记载表明,当遇到复杂病症时,高级医官“府医”会介入重症治疗。此外,居延汉简所载“病年月日署所病,偷不偷”,“偷”即“愈”,病情发展情况也会在“病书”中详实记录。这种制度化的医疗体系运行,不仅推动了诊疗标准的统一、传播和应用,保障了边塞民众的健康,维护了边塞地区的稳定与人口繁衍,还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与融合。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西域“肉苁蓉”遇上中原“桔梗”:武威汉简中的复方药印证丝路医药早期融合2025-09-16
- 拒绝“野游”:业内提出安全出游四大建议,遇山洪应立即向高处转移2025-09-16
- 前8月中西部外贸创历史新高!10.4%增速领跑全国,占比提升至18%2025-09-16
- 非洲激增67%!《2025暑期全球自驾游报告》揭示中国游客新偏好2025-09-16
- 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超830万份,将多措并举持续释放消费潜力2025-09-16
- 从“一河两山”到167座口袋公园:兰州绘就“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蓝图2025-09-16
- 两大化工园跻身全国百强!兰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5-09-16
- 兰州建西北最大地埋式污水厂,日净22万吨守护黄河水质2025-09-16
- 从“中水通道”到“最美风情线”: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2025-09-16
- 亮相全国牛业大会,平凉红牛斩获“养牛达人”殊荣并成功开展产业推介2025-09-16
- 从大满贯到中国赛季:布云朝克特积累经验,自信差距不大盼突破2025-09-16
- 中国“人工智能+”战略加速落地,为全球产业升级注入中国动力2025-09-16
- 数博会成“数字中国”建设生动注脚,“人工智能+”正重塑生产生活2025-09-16
- 从“即买即退”到“一键退税”:政策持续优化撬动入境消费“大蛋糕”2025-09-16
- 上海创新“AI+HR”模式,为重点产业与高校毕业生精准搭桥2025-09-16
- 浦东曹路乡村生活节开幕,打造“离城市最近的”田园消费新场景2025-09-16
- 年减排二氧化碳11.5万吨!重庆海螺打造“零碳工厂”提供绿色样本2025-09-14
- 上市银行上半年营收2.9万亿元净利润1.1万亿元 业绩稳健2025-09-14
- 共议国际标准与物流供应链!“甘味出海”企业对接会达成共识2025-09-14
- “一机一方案”精准施策!兰州石化高耗能电机治理项目启动2025-09-14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外国游客来华游呈现新动向:从“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三大经典交
- 今年前四个月 全国农村公路完成
- 从大满贯到中国赛季:布云朝克特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月限流显效,热
- 斗鸡拟人化与破次元结局:〈长安
- 今年5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 填补早期医学文献空白!甘肃汉代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一机一方案”精准施策!兰州石
- 75只小鼠与1500只果蝇的“太空旅
- 处暑开学健康指南:养生遵循“秋
- 穿泳衣学"被洗":全国首个助浴
- 百企千岗汇聚兰州新区:2025“青
- 三亚入境游火爆!前5月接待境外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