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我探访了位于滨河路的兰河巷牛肉面旗舰店。一进门,便被门头上那醒目的“牛头图形”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所吸引——它以一抹翠绿的剪影与一轮炽热的红日相结合,线条简洁而鲜明,与店铺的自有品牌商标相映成趣,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踏入店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一座兰州历史文化的展览馆中。 墙上挂着的复古挂画,以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中山桥的轮廓,这座桥横跨黄河,连接着两岸,是兰州的标志性景观,让人一瞥即能辨识。角落里,一座迷你水车造景静立,木制的轮盘在微风中轻轻转动,带着水汽,充满了浓厚的地域风情。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餐,还未动筷,兰州的山水之美已尽收眼底。 继续深入店内,专柜里陈列着各式预包装的牛肉拉面等特色商品,琳琅满目。这些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更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能够轻松地将兰州的特色商品带回家中。

兰河巷牛肉面滨河路店店长马进龙告诉记者,“我们从开店起就想着不只是卖一碗牛肉面,更要把兰州的文化装进店里。门头的公共品牌商标是为了让食客一眼认出地道兰州味,店里的中山桥挂画、水车造景,还有专柜里的兰州特产,都是想让大家吃着面、看着景,还能把兰州的特色带回去。现在不少游客吃完面会特意逛专柜,说这样才算把兰州的‘味道’和‘记忆’都带走了,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

此前,首批30家兰州牛肉拉面商文旅融合精品店名单公布,该店成功入选。据《兰州牛肉拉面商文旅融合精品店评价标准》,除品质、服务、环境、卫生四大标准外,店面需实行“双商标管理”,门头显著位置需同时展示“牛头图形”区域公共品牌商标与企业自主品牌商标;文旅融合方面,店内装修需营造浓厚兰州历史文化氛围,凸显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及百年牛肉拉面文化,且需设专柜推介兰州特色文创与“兰味”商品。

这一事例正是兰州市加强牛肉拉面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规范经营管理、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兰州按照“打好产业牌、文化牌、创新牌”要求,建立“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责任体系、评价体系”等五大体系的部署,全面加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规范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产业标准化品牌化:一方面宣传推广“牛头图形”区域公共品牌商标,指导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完成该商标多类别补充注册,目前其可在煮拉面用电动炊具(11类)等10个产品或领域使用。另一方面聚焦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推动生产标准化,规范门店管理。目前,兰州已梳理建立牛肉拉面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7个子体系,现行有效标准达533项。同时通过开展HACCP、ISO22000及ISO9001认证培训,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服务水平与企业质量管理能力。

自新兴职业种类被纳入官方名录以来,至国家职业标准的正式实施,从职业技能培训的规范化到品牌文化的具体呈现,兰州牛肉拉面如今正通过标准化手段维护其品质与原味,同时通过品牌化战略拓展市场版图。这碗蕴含着陇地风情的面条,不仅以合法资质迈向有序发展,还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飘香全球。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