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娱乐 > 新闻详情

古曲余韵对话青春,《一曲千年》让千年琴音成为青年的“文化伙伴”

发布时间:2025-09-22 10:01 来源:乐知生活在线

本年六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局、中国青年报社以及中青校媒联合推出的“千年古韵共鸣青春校园”主题活动于首都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受到了众多国内外学生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杨渊凯便是这一盛事的热心参与者之一。

在活动现场,我国著名的古琴演奏家杨致俭先生,为我们带来了《秋风辞》、《高山流水》、《酒狂》等多首经典曲目。在悠扬的琴声中,杨先生边弹奏边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曲目与古人生活的紧密联系:“《秋风辞》以琴声传达了相思之情,《高山流水》则诉说着知音难觅的感慨,这些情感穿越时空,古今相通。”在演奏的间隙,杨先生还向观众们展示了古琴的精致构造,并详细讲解了不同指法如何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的越南留学生明媖在听完演奏后表示:“古琴的声音如此温柔,仿佛能传递出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质和思想。我被深深吸引,未来我也希望能尝试一下古琴,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杨渊凯用手机记录下不少古琴演奏片段。“平时听流行音乐多,第一次在现场听古琴,感觉整个人内心的节奏慢下来了。”他提到,现场没有过多的灯光特效,只有琴音和讲解,“这种‘安静’反而让人能集中注意力,听到琴音里的细节。”

《一曲千年》节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校园活动是古曲“走进青年”的缩影。从园林里的节目录制,到校园中的沉浸式体验,《一曲千年》联动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的系列活动,始终围绕“青年视角”展开——不刻意强调“传统文化”的厚重感,而是从情感共鸣、生活场景切入,让古曲成为青年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内容。正如音乐人龚琳娜在节目中所说:“中国音乐的美,不是扑面而来,是让你回家后,还有音乐在耳边回响,留有余韵。”

截至目前,《一曲千年》通过节目录制、线上征集、校园互动等形式,让不少青年学生接触到古曲文化,让千年琴音与青春对话——当青年在《广陵散》中读懂勇气,在《酒狂》中找到情绪出口,在《胡笳十八拍》中感受韧性,古曲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成为融入青春生活的“文化伙伴”。

古曲的传承,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复刻”,而是探寻与当代人的心灵共鸣。当古曲悠扬的旋律飘荡在园林美景之中、青春校园的角落,当青年们成为传承的积极参与者,千年的文化血脉便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青春的勃勃生机。《一曲千年》节目相关负责人指出,古曲之所以值得当代人细细聆听,正是因为它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时代,直击人类永恒的议题——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坚守自我。我们可以在琴音的陪伴下,在多元的艺术、文化领域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竹林”,与古人共鸣,感悟人生的真谛。

责任编辑: admin
时间:2025-09-22 10:01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网站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网站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3.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V X 18731251601)
相关推荐
兰州在线,兰州资讯网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