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小记者团携手兰州野生动物园共同发起了“保护野生动物科普进校园”的公益活动。该活动已陆续走进西津路学校和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密码”课堂。在这场充满活力的科普活动中,同学们得以与各种萌宠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更为校园教育注入了生动的自然元素,成功地在校园与自然之间搭建起了一座生动的知识桥梁。
1 西津路学校: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动物
“哇!是羊驼!它的毛好软啊!”9月16日,西津路学校的操场上,一阵清脆的欢呼瞬间打破宁静,兰州野生动物园的“萌宠天团”刚一亮相,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围了上来,兰州野生动物园的陈蕊玉老师带着“自然课堂”走进教室。“大家知道小浣熊吃东西前为什么一定要‘洗手’吗?是因为它有洁癖吗?”陈老师刚抛出问题,小记者们就齐刷刷举起手。“我知道!是因为它的视力不好,要靠爪子摸清楚食物的样子!”同学们抢答,陈老师笑着纠正,“小浣熊在进食前‘洗手’的行为并非真正清洁食物,而是通过湿润前爪增强触觉感知。其前爪覆盖着密集的触觉神经末梢,但长期使用导致角质层增厚,影响敏感度。水能软化角质层,帮助它们更精准地判断食物质地、新鲜度及安全性。”课堂上,陈老师从“珍稀动物知识”讲到“动物奇趣现象”,还拿出树懒、长颈鹿和耳廓狐的粪便标本,让小记者近距离观察动物们的特性。
最让同学们期待的莫过于户外的萌宠互动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小记者们排队与羊驼“小白”互动。“小白”温顺地站在原地,任由孩子们轻轻抚摸它的绒毛,偶尔甩甩脑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同学们小心翼翼地递过专用饲料,另一边,白狐灵活地在笼子里踱步,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同学们手里的采访本;柯尔鸭则时不时发出“嘎嘎”的叫声,成了同学们追逐的“小明星”。
“以后我再也不会买野生动物制品了,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活动结束时,小记者们围着陈老师分享收获,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坚定。
2 西北师大附小:环保理念扎根童心
9月17日,“萌宠天团”来到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刚进校园就被早已等候的小记者们“包围”。
课堂上,陈蕊玉老师以“动物环保知识”为核心,抛出的问题更具互动性:“大家想想,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动物会灭绝?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它们?”“因为有人乱砍滥伐,破坏了动物的家!”“不能买象牙、虎皮这些野生动物制品!”“看到有人伤害动物,要赶紧告诉老师和警察叔叔!”小记者们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踊跃,有些同学还拿出自己提前查好的资料,分享如何通过节约用电、减少塑料使用来保护动物栖息地。
为了让知识更生动,陈老师还设计了“环保知识抢答”游戏。“哪种行为会伤害海洋动物?A.垃圾分类B.乱扔塑料瓶C.保护珊瑚礁”“选B!”小记者们几乎异口同声,答对的同学还获得了兰州野生动物园准备的“动物科普小礼物”。
在户外互动活动中,小浣熊无疑成为了众人的焦点。它静静地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接过饲养员递来的苹果块,先是在手中轻轻搓了几下,仿佛在进行一场仪式,随后才将苹果块送入口中。这一幕完美地展现了课堂上老师所讲解的“浣熊洗食”习性,让小记者朱辰宇不禁感叹:“原来课本里说的是真的!”在兰州野生动物园,朱辰宇还请教了动物园的老师,了解小浣熊的生活习性。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柯尔鸭被同学们的零食所吸引。饲养员趁机提醒大家:“小动物有专门的食物,人类的零食可能会让它们生病哦!”听到这一提醒,同学们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赶紧收起了手中的零食。这一幕温馨又充满教育意义,让人们更加关注和尊重动物的生活习性。
为期两日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在同学们的不舍中圆满结束。随着“萌宠天团”在饲养员的带领下渐渐远去,众多小记者们纷纷站在围栏旁挥手告别,高声喊道:“小白,再见了!期待下次的见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红领巾小队走进甘肃农大认知馆,七千余件标本化石为孩子们种下“强农报国”种子2025-09-24
- 育儿补贴规范落地:2025年起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纳入保障2025-09-24
- 从人形机器人到千行百业:“人工智能+”场景涌现,三管齐下破解创新难题2025-09-23
- 从流水线女工到世赛冠军,00后女孩姜雨荷上演“最牛逆袭”2025-09-23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国庆健康提示:做好防护准备,返程后加强健康监测2025-09-23
- 国家卫健委提醒: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使用,切勿自行用药2025-09-23
- 让机械臂“心灵手巧”:兰州大学阎石教授团队智能控制研究取得突破2025-09-23
- 西和县开建首个山地智能轨道运输项目,破解丘陵山区农业运输难题2025-09-23
- 甘肃多维发力护航21.3万毕业生就业,铺就高质量充分就业之路2025-09-23
- 陇原精品首供香港!金昌880公斤富硒羊肉在海关保障下顺利启运2025-09-23
- 规模领先,创新前沿: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2025-09-23
- 6小时放款、管理效率提升50%,临夏金融“贷”动牛羊产业全链升级2025-09-23
- CCD郑中设计将发布私人高定品牌「CCD 艺澍家」,以顶奢酒店设计重塑高端私宅体验2025-09-22
- 重庆江津依托“三股青年力量”深挖需求 梳理出乡村主播十大核心技能清单2025-09-22
- 北方多地气温将创今秋新低,京津冀即将“组团”入秋 昼夜温差超10℃2025-09-22
- 打破“只出不进”历史!陇南首趟进口中亚班列抵陇 满载1100吨亚麻籽2025-09-22
-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提供13.4万人次需求 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7大行业2025-09-22
- 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中国女曲4比1胜出,直通2026年世界杯2025-09-22
- 《丝路花雨》探索文化出海新路径 经典舞蹈片段将融入品牌乐舞2025-09-22
- 87岁老人捐出“最后一份力量”:兰州八旬老党员志愿捐献遗体2025-09-22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外国游客来华游呈现新动向:从“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三大经典交
- 今年前四个月 全国农村公路完成
- 规模领先,创新前沿:我国金融业
- 31家央媒及省媒赴基层!“质量甘
- 从大满贯到中国赛季:布云朝克特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月限流显效,热
- 斗鸡拟人化与破次元结局:〈长安
- 今年5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 填补早期医学文献空白!甘肃汉代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一机一方案”精准施策!兰州石
- 75只小鼠与1500只果蝇的“太空旅
- 处暑开学健康指南:养生遵循“秋
- 穿泳衣学"被洗":全国首个助浴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