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近期,在礼县固城镇草滩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正悄然筹备。这场婚礼的独特之处在于,新娘王女士的父母原本计划收取8.2万元的彩礼。然而,村干部们三次上门与王女士的父母进行谈心,用政策宣讲和情感交流的方式,耐心地向他们讲述了因彩礼问题而导致的家庭矛盾和悲剧。 王女士的父亲王占喜在谈到此事时感慨地说:“我们不仅要宣传政策,更要讲人情,分享那些因为彩礼问题而家庭破裂的例子。”经过多次深入的沟通,老两口的心结逐渐解开。他们意识到,婚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彩礼不应该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 最终,王女士的父母主动提出:“我们不要彩礼了。”这一决定不仅展现了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也体现了他们对子女幸福的深切关怀。这样的婚礼筹备过程,无疑为其他家庭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

“零彩礼”嫁女,这在草滩村是头一遭,暖了人心,也树了新风。

这股新风,吹遍礼县各乡镇的村村社社。在永坪镇赵坪村的村头大树下,镇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一起,热议着彩礼该定多少、婚宴摆几桌合适。村民赵大爷的一句话,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彩礼少一点,感情多一点,过日子要的是幸福,不能让孩子背上债!”在坦诚交流中,共识逐渐凝聚。各村纷纷行动起来,商量制定出符合自家村情的彩礼、婚宴倡导标准。

改变的路,有时也不平坦。礼县湫山镇水晶村,曾因女方家坚持彩礼“20万一分不能少!”差点让一桩好姻缘泡了汤。镇政府干部没有简单批评,而是细心探访。原来,女方父母并非贪财,“是怕闺女嫁过去受委屈,想多要点彩礼,让闺女在婆家腰杆硬,我们脸上也有光。”了解缘由后,干部们耐心把双方请到一起,掰开揉碎地讲:“咱们都盼着孩子们过得好,可要是为了彩礼伤了和气,让小两口还没进门就背上一身债,心里压着块石头过日子,这岂不是和咱的心愿背道而驰了?”用身边活生生的例子,点醒梦中人。最终,僵局化解,这对新人同样以零彩礼携手,幸福地走进了婚姻殿堂。

移风易俗的清风,正一点点吹散陈规陋习的阴霾:党员干部带头签下承诺书,抵制高额彩礼;“好媳妇”“文明家庭”的评选,让身边榜样立了起来;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把“彩礼不超3万”实实在在地写进了村规民约。这些举措,像绵绵春雨,滋润着人心,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理念,在乡间悄然扎下了根。

自固城镇的草滩村至湫山镇的水晶村,愈来愈多的家庭纷纷卸下了那份繁重的“彩礼重负”,轻松愉快地迈向新的人生旅程。

拒绝彩礼负担,携手迈向美好人生。在礼县的广袤土地上,一股摒弃彩礼的风气正在悄然兴起,如同卸下重负后的欢声笑语,成为乡村振兴征途上最为动人的文明旋律。

发布时间:2025-09-24 06:3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