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备受瞩目的2025敦煌论坛中,作为该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IP的文学艺术多元呈现论坛”吸引了广泛关注。在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的致辞中,他多次强调了敦煌文化在当代的转化与传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邦胜书记对奔流新闻出品的《蓝色敦煌》等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这些作品以新颖的现代语态成功激活了古老的敦煌文明,生动地展现了敦煌IP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显著成就。
在致辞中,胡邦胜先生深刻阐述了抓住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的重要性,并强调要充分利用文学读本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内容创作的潜力。他进一步指出,为敦煌IP的艺术转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是当前文学创作的重要任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奔流新闻·兰州晨报积极投身内容创作,自2023年起,陆续推出了包括乐舞融合作品《敦煌妙音》、动画微电影《蓝色敦煌》以及音乐MV《敦煌颂》等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敦煌IP作品,旨在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敦煌艺术的独特魅力。
1 《敦煌妙音》:敦煌IP的数字化探索实践
2023年9月3日,第六届敦煌文博会开幕前夕,《敦煌妙音》惊艳亮相。
《敦煌妙音》是奔流新闻重点打造的“推开甘肃的门”系列文化IP首部作品,也是甘肃首部数字乐舞融合作品。作品创意灵感来自妙音神鸟的传说,通过对榆林窟第25窟壁画的场景还原,讲述一只灵鸟幻化成妙音神鸟蜕变重生的故事。
创作团队立足敦煌文化,融合运用原创音乐、真人舞蹈以及3D建模等多种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聚焦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审美契合点,让整部作品充满浓郁的敦煌韵、中国风。有网友说这是“一部真正属于我们甘肃自己的数字艺术作品”。
《敦煌妙音》在奔流新闻各平台首发后,当天全网传播量突破600万,随后在第六届敦煌文博会B区展馆亮相展播。截至目前,该作品全网累计传播量超过2000万,成为“经典IP+数字技术”的一次成功探索实践。
2 《蓝色敦煌》:敦煌文本的创新转化与呈现
2024年9月20日,第七届敦煌文博会会期的第一天,《蓝色敦煌》如期上线。弘扬敦煌文化,离不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转化传播。《蓝色敦煌》改编自著名作家叶舟的短篇小说《蓝色的敦煌》。原作品通过讲述发生在莫高窟画工身上一个关于爱与和解的故事,展现敦煌文化中温暖而深沉的情感内核。
如何在保留小说精髓的同时,找到适合动画微电影的独特表达?怎样在有限的5分钟内既体现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又引发个体的感触和感动?在经过十几次的反复修改后,剧本终于敲定,还获得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剧本征集和选题扶持项目。为了达到理想的影视转化目标,动画制作团队同样精心打磨。调整建模效果,优化人物形象,不断地尝试、推翻、再尝试,只为能更好一点。作品上线后,创下四天时间全网累计1000万阅读量的可观数据,同时得到“宝藏敦煌,就该这么宣传”的鼓励,但也有网友提醒“这个动画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3 《敦煌颂》:AI技术赋能敦煌文化表达
2025年9月20日,第八届敦煌文博会如约而至,《敦煌颂》正好热场。
《敦煌颂》同样由叶舟创作,歌词一共8句:“一沙一叶一佛像,一山一泉一故乡。一窟一墙一坛场,一笔一画一颂唱。一卷一纸一苍茫,一秋一春一照亮。一天一地一念想,一世一生一敦煌。”让其成为一首完成度高的视听作品,必然在体量上要进行“扩容”——当然,这种扩容是艺术呈现的需要,而不是时间进度条的生硬拉长。
在音乐创作和视频剪辑过程中,主创团队同样经历了多轮的“头脑风暴”,就像歌词“以少胜多”表达的那样,创作也需要找到一条“捷径”。按照推进计划,留给创作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经卷在风中舒卷、飞天脱离壁画飞升……这些画面效果,用传统动画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完成,好在AI生成技术在奔流新闻创意生产中已屡试不爽。
得益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这部作品得以按期完成并呈现出令人惊艳的效果。作品发布当天,在全网范围内收获了超过600万的阅读量。许多来自云南的网友分享了他们的观后感:“闭上眼睛聆听无数遍,眼前仿佛浮现出敦煌的壮丽景象,心中除了震撼再无其他杂念……我为曾经去过敦煌而感到庆幸。”从最终呈现的效果和用户的评价反馈来看,AI技术的运用无疑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无限光彩。为了与音乐视频同步,奔流新闻还特别制作并推出了由纯AI生成的《敦煌颂》朗诵版画面,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奔流新闻始终秉持着对精品内容的执着追求和长期发展的理念。我们紧密围绕丝绸之路(甘肃)文化创意传播中心的建设,以及“推开甘肃的门”这一系列文化IP的打造,精心策划并推出了《敦煌妙音》、《蓝色敦煌》、《敦煌颂》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作品。此外,还有《欢迎你到敦煌来》、《敦煌消息》等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这些作品以“实打实”的创意力量,不断推动敦煌IP的深度挖掘和广泛传播。我们汇聚智慧,凝聚力量,致力于讲述好敦煌的故事,弘扬敦煌文化的精髓,为传承和发扬敦煌文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 第八届敦煌文博会文旅招商推介会成果丰硕:签约授信金2025-09-25
- 深耕敦煌IP数字化转化:《敦煌妙音》等三部曲全网传播2025-09-25
- 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聚焦四大维度,构建青年影人成长2025-09-25
- 甘肃2025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出炉:个人基数7338元/月2025-09-25
- 购车补贴先到先得!兰州市新能源车以旧换新补贴即日启2025-09-25
- 洞庭湖区堤防加固二期工程开工,总投资近60亿元2025-09-23
- 2025年暑运数据发布:民航运输旅客1.47亿人次,航班正2025-09-23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第八届敦煌文博会文旅招商推介会成果丰硕:
- 深耕敦煌IP数字化转化:《敦煌妙音》等三部
- 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聚焦四大维度,构建青
- 甘肃2025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出炉:个人基数
- 购车补贴先到先得!兰州市新能源车以旧换新
- 福建长汀:夜游经济焕发新活力,“汀水三千
- 甘肃敦煌暑期借力科技赋能,让游客沉浸式感
- “共和国的脊梁”剧目《国之英豪》在香港理
- 从“求开挂”到“担责任”,《赴山海》成毅
- 以“轻、快、活”破局:微短剧如何重塑文旅
- 从文学想象到实景体验:影视IP如何成为文旅
- 2025吴天明青年电影展在嘉兴开幕 15部作品
- VR电影《国宝迷踪之寻迹大唐》立项,以奇幻
- 《浪浪人生》提档、《风林火山》定档10.1,
- 中乙联赛保级组第25轮,兰州陇原竞技门将穆
- 萨巴伦卡发文遗憾退出中网:因美网伤势未愈
- 秋分话丰收:感恩大地馈赠,珍惜美好“食”
- 科技点荒成金: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发展芦耳产
- 第十五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
- 礼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化解“甜蜜的负担”
- “东乡贡羊”跻身“甘味”品牌,引领东乡县
- 第十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将更专业、更鲜
- 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国三选手均遗憾止步
- 红领巾小队走进甘肃农大认知馆,七千余件标
- 带着羊驼白狐去上课!兰州“萌宠天团”走进
- 育儿补贴规范落地:2025年起生育的3周岁以
- 从人形机器人到千行百业:“人工智能+”场
- 从流水线女工到世赛冠军,00后女孩姜雨荷上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国庆健康提示:做好防护准
- 国家卫健委提醒: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
- 让机械臂“心灵手巧”:兰州大学阎石教授团
- 西和县开建首个山地智能轨道运输项目,破解
- 甘肃多维发力护航21.3万毕业生就业,铺就高
- 陇原精品首供香港!金昌880公斤富硒羊肉在
- 规模领先,创新前沿: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
- 6小时放款、管理效率提升50%,临夏金融“贷
- 洞庭湖区堤防加固二期工程开工,总投资近60
- 2025年暑运数据发布:民航运输旅客1.47亿人
- 一碗面,一座城:兰州牛肉拉面精品店变身“
- 国家药品集采新规亮相:优化规则促公平,提
- 2025年中国罕见病大会在京举行 传递的数据
- 从兰州练到西班牙:牛肉拉面国家职业标准助
- 王楚钦澳门夺冠后重返男单世界第一,孙颖莎
- 2025年甘肃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兰州收
- 上海试点“科妍回归计划”,资助20位生育后
- 横沙乡120亩稻田画迎观赏期,“时光丝带”
- 60岁大象滑梯焕新归来!杨浦公园“象素乐园
- CCD郑中设计将发布私人高定品牌「CCD 艺澍
- 武侠题材破局之作《赴山海》热播:以“穿书
- 古曲余韵对话青春,《一曲千年》让千年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