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张掖市紧密围绕“一屏三地”的战略功能定位,将建设农业强市作为发展目标,并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为重要推动力。同时,张掖市致力于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的核心区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市深入实施了扩量、提质、延链、增效的“四大行动”。在发展过程中,张掖市着力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物理空间、技术空间、加工转化空间、资源价值衍生空间、市场化品牌化空间以及深化改革空间,共“六个空间”。通过这些举措,张掖市全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的高地,以及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的高地。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势头持续增强,呈现出集聚发展、质效提升的积极态势。
在上半年,我市的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一产增加值48.63亿元,这一数据同比增长了6.6%,这一增长率不仅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9238元,同比增长率为8.5%,这一增长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展现了我市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
丰收张掖,生机勃勃。8月,民乐县南古镇毛城村800亩连片小麦种植基地麦穗个个饱满,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往返穿梭、机声隆隆,“吞”进麦穗,“吐”出金灿灿的麦粒,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今年,民乐县把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底线任务,做到保面积、保产量、保品质,不断提高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播种面积达26万亩的小麦颗粒归仓。
今年以来,张掖聚焦“稳面积、提单产、强科技、促转型”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今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18万亩,占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任务的106%。
在稳面积的基础上,张掖市坚持把深挖细掘单产潜力作为粮食增产的关键,狠抓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结合。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已完成初设33.91万亩、评审24.93万亩、批复1.03万亩,秋收后可全面开工作业;坚持以智慧化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已建成五个墩村种业小镇等智慧农(牧)场10个、神农菇业食用菌等数字化无人农业工厂(农场)4个,全市智慧控制农机精准化作业率达到40%以上,设施农业示范点智慧控制滴灌和环境控制技术配套率达80%以上。
今年,临泽县板桥镇西湾村对已建成的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实施设施智能化提升,建设智慧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2565亩。该项目通过田间感知监测、平台收集分析、精准调控管理,实现农田设施智能化统护、灌溉施肥过程精准化统管。
根据测算,实施智慧水肥一体化的高标准农田每亩相比常规的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可节水达50立方米、节肥比例达20%,降低劳动投入50%,每亩可节省成本并增加收入200元,从而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张掖市在农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6万亩,这一数字占到了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76%。在农作物耕种收的机械化水平上,张掖市更是领先全国和全省,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87.6%,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因此,张掖市荣获了全省唯一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称号,彰显了其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卓越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18台自走式收获机集中作业,张掖玉米制种迈向智能化,每亩节本220元2025-09-25
- 实现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自主选育,“甘农薯7号”可替代“大西洋”等国外品种2025-09-25
-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开赛,新科世锦赛冠军“圣坛组合”轻取对手迎开门红2025-09-25
- 兰州启动黄河城区段堤防达标工程,覆盖城关七里河安宁三区2025-09-25
-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变为“核心引擎”,工业互联网迈入AI驱动新阶段2025-09-25
- 制造业投资增长6.7%,“两重”建设开启新空间,民间投资活力待进一步激发2025-09-25
- 上海北部将崛起“8台18线”双层超级枢纽:高铁宝山站加速建设,补足关键布局2025-09-25
- 秋分话丰收:感恩大地馈赠,珍惜美好“食”光2025-09-24
- 科技点荒成金: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发展芦耳产业,让盐碱地开出“致富花”2025-09-24
- 第十五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闭幕2025-09-24
- 礼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化解“甜蜜的负担”,“零彩礼”新风拂面来2025-09-24
- “东乡贡羊”跻身“甘味”品牌,引领东乡县现代农业全链发展2025-09-24
- 第十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将更专业、更鲜明、更务实2025-09-24
- 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国三选手均遗憾止步 平14年来最佳参赛成绩2025-09-24
- 红领巾小队走进甘肃农大认知馆,七千余件标本化石为孩子们种下“强农报国”种子2025-09-24
- 带着羊驼白狐去上课!兰州“萌宠天团”走进校园2025-09-24
- 育儿补贴规范落地:2025年起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纳入保障2025-09-24
- 从人形机器人到千行百业:“人工智能+”场景涌现,三管齐下破解创新难题2025-09-23
- 从流水线女工到世赛冠军,00后女孩姜雨荷上演“最牛逆袭”2025-09-23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国庆健康提示:做好防护准备,返程后加强健康监测2025-09-23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外国游客来华游呈现新动向:从“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三大经典交
- 今年前四个月 全国农村公路完成
- 规模领先,创新前沿:我国金融业
- 31家央媒及省媒赴基层!“质量甘
- 从大满贯到中国赛季:布云朝克特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月限流显效,热
- 斗鸡拟人化与破次元结局:〈长安
- 今年5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 填补早期医学文献空白!甘肃汉代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一机一方案”精准施策!兰州石
- 75只小鼠与1500只果蝇的“太空旅
- 处暑开学健康指南:养生遵循“秋
- 穿泳衣学"被洗":全国首个助浴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