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已实现覆盖我国41个工业大类,其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万亿元,为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在9月6日于辽宁沈阳盛大开幕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最新落地应用成果得到了全面展示,同时,大会还揭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场景,为全球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接下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在此过程中,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并开展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相互促进项目。

在与会人士看来,伴随我国工业互联网迈入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推广新阶段,人工智能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变量。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田川对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正从工业互联网的“辅助工具”变为“核心引擎”,赋予了工业互联网实时优化、智能调度等能力。通过对工业场景知识封装重构,人工智能正加速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决策、运维服务等制造业全环节延伸,形成创成式设计、无人智能巡检等新应用模式。此外,基于泛在连接、资源调度等特性,工业互联网也在助力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落地普及。

不少企业正在加速创新探索。大会期间,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鞍钢集团利用智能模型优化钢水处理工艺,生产成本降低15%,废水排放减少21%;用“人工智能+”辅助生产和决策,企业的良品率、能耗比等指标均有改善。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总经理庞松涛介绍,借助人工智能,浪潮云洲打造了人机协同的智能生产新模式。目前,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落地超20个行业智能体。

“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认为,要夯实深度融合底座,强化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培育一批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工业智能体;加快企业数智转型,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数智转型;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强化资金与人才支持力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紧紧抓住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要素,全面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此,将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战略。在行动中,我们将加速推进政策规划的制定与引导、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技术产品的创新研发以及融合应用的广泛拓展。旨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层次、更高品质的层面上实现融合,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动力。

田川强调,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加快基础设施的升级步伐,构建一个泛在互联、网络与算力融合、开放智能且安全可控的新型工业网络体系。为此,我们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大型模型、智能体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并加速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同时,我们要加强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工程。针对工业基础领域和新兴融合领域的短板,我们要集中力量攻克关键元器件、工业操作系统等技术难题,实现协同攻关。此外,我们将实施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行动,促进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的落地应用,并培育发展工业智能体。同时,我们还将深化融合应用的推广,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全面进步。

发布时间:2025-09-25 11:3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