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张掖市首批玉米种子和马铃薯种薯成功出口至吉尔吉斯斯坦,这不仅标志着丝路农业合作的新篇章,也使张掖成为这一领域合作的“新名片”。此外,张掖市近期还承办了全国性的玉米制种智能化少人化管理作业技术装备现场会暨学术研讨会,以及2025年第三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会等重要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与交流。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张掖在农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区域影响力。

种业在农业领域被喻为“芯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张掖,位于北纬38°的农业“金腰带”,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灌溉水源丰富且水质纯净,为种子生产创造了极为适宜的环境。凭借这些优越的资源禀赋,张掖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还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粮油瓜菜生产和种子良繁基地。其中,山丹县和民乐县更是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区域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彰显了张掖在种业领域的核心地位。

在甘州区碱滩镇普家庄村,18台自走式制种玉米收获机在千亩玉米制种基地集中“亮相开工”,所到之处,一根根秸秆被粉碎还田,完整的玉米棒被倒入运输车舱;收获的玉米纷纷“涌进”各种子加工企业,登海、华瑞恒祥、天宇等近百家种子加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加工玉米优质良种,为满足来年全国26个省市的春耕、春播生产需要做准备。

“可以看到,这款收获机从收获质量、种子破损程度以及田间散落方面都做得很好。尤其是现场剥开苞叶后仔细观察,基本没有对种子造成破损。”甘肃亚盛种业中垦玉公司总经理雷金宏表示,有了收获机助力,每亩能节约成本220元。

目前,全市构建形成了以玉米种业为主导,蔬菜、马铃薯、油菜种业为重点,瓜类、花卉、中药材等种业多元化发展的“1+3+N”农作物种业体系,全市各类农作物繁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40万亩。其中,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种子4.5亿公斤左右,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的45%以上。

今年以来,张掖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的目标,加大力度推进相关工作。该市持续强化“张掖有种·种天下”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地企精诚合作,构建良好种业生态,合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的专题座谈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种业发展。为此,张掖市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涵盖提升种业基地建设水平、加强财政扶持等多个方面,共计21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减轻种子企业的经营负担,确保农户收益的稳定性,并全方位支持种子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助力张掖市在全国种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发布时间:2025-09-25 11:4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