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州区党寨镇马站村的大规模有机蔬菜种植基地里,西蓝花、娃娃菜等新鲜绿色蔬菜正在被收割。而在冷库作业区,一箱接着一箱的包装蔬菜正被陆续运送至我国南方市场。
马兆存书记、村委会主任表示:“在我们这里,一棵西蓝花售价为3.9元,而一棵娃娃菜则是2.6元,这样的定价方式标志着我们已从过去的‘按吨’、‘按斤’销售模式,转变为如今的‘按颗’销售。”
近期,马站村积极推动有机蔬菜的规模化种植,由村属企业张掖市兆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担任主导,成功建立了马站有机果蔬园。截至目前,该园区已获得有机蔬菜种植认证面积达3600亩,其中今年新增认证的面积有2400亩。此外,娃娃菜等五个品种已成功获得有机蔬菜的认证资格。
同时,村集体公司还与芸岭鲜生、世纪椿芽等企业合作签订有机订单,有机蔬菜销往国内600多家中、高端超市和新零售电商平台。今年6月,该村被正式授予“中国生态有机村”。
张掖市紧盯建设河西走廊设施蔬菜产业带,择优遴选建设有机蔬菜基地市级示范点5个,全市有机蔬菜面积达到2.64万亩,36个单品获得有机蔬菜产品认证,有机蔬菜产品基地面积和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立足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张掖市围绕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核心区,通过持续拓展现代农业“六个空间”,“金张掖农优品”以优良品质得到了国内外市场和消费者普遍认可和青睐。
张掖市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富民强农的主导产业来抓。今年上半年全市畜牧业发展强劲,牛、羊、猪存栏量分别达到69.77万头、418.18万只、49.1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0.31%、1.43%、0.39%;出栏量分别达到14.64万头、197.25万只、47.0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9%、9.27%、0.15%;鲜奶产量达到19.61万吨,同比增长31.04%。全市畜牧业规模持续扩大,牛饲养量、出栏量均位列全省第三;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均位列全省前列。六县区全部进入全省牛羊产业大县行列。
截至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110万亩玉米种子、100万亩绿色蔬菜、120万头肉牛奶牛、100万亩优质饲草、860万只羊和100万亩特色种植业“6个百万”产业规模,是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第六大蔬菜供应基地,是全省最大人工饲草种植基地、第二大鲜奶生产基地、第三大肉牛养殖基地。
农业品牌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张掖市全面谋划推进“1+N”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持续做响做亮“金张掖农优品”品牌。成功举办金张掖农优品进京推介会、张掖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活动,与京东集团、北京新发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采购商和经销商签约项目70项,签约金额106.23亿元。目前,全市累计创建“甘味”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商标品牌63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特优新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达到252个。“张掖玉米种子”首次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92.4亿元;“张掖肉牛”成功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和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品牌声誉100强;甘绿松“娃娃菜”取得全国首张娃娃菜农产品碳标签。
张掖市在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方面,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自今年起,全市共引入225个新项目,累计到位资金高达86.2亿元。在产业升级方面,新增4家企业成功“升规”,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已累计增至213家。此外,规模以上农业企业数量达到90家,其中经营收入超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14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应对强台风“桦加沙”,广东提升防风应急响应至最高级别Ⅰ级2025-09-25
- 18台自走式收获机集中作业,张掖玉米制种迈向智能化,每亩节本220元2025-09-25
- 张掖市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一产增加值增长6.6%2025-09-25
- 实现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自主选育,“甘农薯7号”可替代“大西洋”等国外品种2025-09-25
- 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开赛,新科世锦赛冠军“圣坛组合”轻取对手迎开门红2025-09-25
- 兰州启动黄河城区段堤防达标工程,覆盖城关七里河安宁三区2025-09-25
- 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变为“核心引擎”,工业互联网迈入AI驱动新阶段2025-09-25
- 制造业投资增长6.7%,“两重”建设开启新空间,民间投资活力待进一步激发2025-09-25
- 上海北部将崛起“8台18线”双层超级枢纽:高铁宝山站加速建设,补足关键布局2025-09-25
- 秋分话丰收:感恩大地馈赠,珍惜美好“食”光2025-09-24
- 科技点荒成金: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发展芦耳产业,让盐碱地开出“致富花”2025-09-24
- 第十五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闭幕2025-09-24
- 礼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化解“甜蜜的负担”,“零彩礼”新风拂面来2025-09-24
- “东乡贡羊”跻身“甘味”品牌,引领东乡县现代农业全链发展2025-09-24
- 第十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将更专业、更鲜明、更务实2025-09-24
- 男子110米栏半决赛:中国三选手均遗憾止步 平14年来最佳参赛成绩2025-09-24
- 红领巾小队走进甘肃农大认知馆,七千余件标本化石为孩子们种下“强农报国”种子2025-09-24
- 带着羊驼白狐去上课!兰州“萌宠天团”走进校园2025-09-24
- 育儿补贴规范落地:2025年起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纳入保障2025-09-24
- 从人形机器人到千行百业:“人工智能+”场景涌现,三管齐下破解创新难题2025-09-23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外国游客来华游呈现新动向:从“
- 新版职业病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
- “柴科夫斯基芭蕾舞剧三大经典交
- 今年前四个月 全国农村公路完成
- 规模领先,创新前沿:我国金融业
- 31家央媒及省媒赴基层!“质量甘
- 从大满贯到中国赛季:布云朝克特
- 甘肃省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干燥空气易诱发呼吸道不适、皮肤
- 长春冰雪新天地开工仪式上 巨大
- 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非遗节目集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月限流显效,热
- 斗鸡拟人化与破次元结局:〈长安
- 今年5月份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
- 填补早期医学文献空白!甘肃汉代
- 民航一季度成绩单亮眼:三大运输
- “一机一方案”精准施策!兰州石
- 75只小鼠与1500只果蝇的“太空旅
- 处暑开学健康指南:养生遵循“秋
- 穿泳衣学"被洗":全国首个助浴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