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初秋时分,环县的田野间洋溢着盎然生机。柴胡、黄芪、黄芩等中草药随风摇曳,连绵的绿色植被沿着山峦沟壑延伸,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乡村振兴迷人图景。

环县凭借其高原山区的独特优势,拥有宜人的凉爽气候、丰富的日照资源、显著的日夜温差以及沙质土壤的完美搭配,从而使得当地种植的中药材产量丰富、有效成分含量高、药效显著,备受药材商的喜爱,使之成为中药材的理想生长地。

午后的天池乡苏北岔村,热气渐渐消退,村民田正中穿梭在自家的柴胡地里查看生长状况。田正中是从2021年开始种植中药材的,“当时在快手上看到中药种植效益好,就动了心思,没想到这一试,真让我找到了增收的好路子!”他说,经过近四年发展,目前种植的柴胡面积有42亩。三年收一茬,年均每亩收入能达到1万元,随之也让他家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苏北岔村,像田正中这样的柴胡种植户还有56户。自2021年起,在当地合作社的组织下,村民们纷纷投身柴胡种植。合作社不仅为种植户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还帮忙挑选优质肥料,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种植经验。“每次外出学习都收获满满,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种植理念和技巧方法。”田正中感慨,“把这些新技术运用到种植中,柴胡的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不少。”

如今,柴胡种植已成为天池乡的特色产业。今年,该乡柴胡种植面积达到2300亩,此外,还有500余亩其他中草药。这些中药材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秦团庄乡新集子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的黄芪、黄芩,生机勃勃的板蓝根、柴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画卷。田野间,村民们正忙着培土除草,他们指尖的动作娴熟又麻利,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

望着成片翠绿葱茏的中药材,新集子村第一驻村书记郭军义满眼欣喜:“现在中草药在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市场需求量大,我们村生产的多种中草药,不但鼓了村民的钱袋子,还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据悉,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453亩,多样化的品种选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村里已经初步形成加工车间,生产黄芪切片饮片,黄芪养生茶等多种饮品。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郭军义说。

近年来,环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致力于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这一举措不仅将传统的中药材种植转型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产业,而且使之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该县已拥有20.1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涵盖了柴胡、黄芪、黄芩等十余个品种,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些品种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劲的产业带,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环县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近年来,环县不断加大对中草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全方位推进产业升级。通过强化技术指导,引进高品质的优良品种,积极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环县正推动中草药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稳健前行。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常生锋强调:“我们将持续深化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中药材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的综合效益,不仅助力农民增收,还将有力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协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