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乐知生活在线 生活快报
分享

近两个月内,一些地区调查显示,投入约5万元即可开设提供套餐、麻辣烫等快餐类型的外卖店铺,因其低门槛和广泛分布的特点,市场竞争激烈。然而,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不公开,部分外卖商家仍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部分经营场所卫生状况堪忧。位于重庆华宇·北城中央汇小区的临街商铺中,绝大多数为无堂食外卖商家。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部分商铺的垃圾桶被随意放置,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不适的异味。在这些无堂食外卖门店内,食材、厨具、储物箱等物品摆放杂乱无章,灶台和烟机表面布满了油渍,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在石家庄市某农贸市场,记者穿过市场楼梯转角处的一条昏暗通道,发现一家专做外卖的粥铺,入口处气味刺鼻,通道内堆放着废纸箱、鸡蛋壳等杂物,悬挂的粘蝇板上粘满蚊蝇,厨房旁摆放着猫笼。

——食品加工制作失范。重庆中心城区一些街道是无堂食外卖集中区域,少数店员直接在垃圾桶旁处理食材,或将食材与垃圾桶摆放在一起,肉类等食材不经隔离便放在门口。

在部分地区,无堂食外卖聚集在商场、农贸市场的地下楼层,由于不通风、设施简陋、天气闷热,一些男性经营者上身赤膊、汗流浃背地制作外卖。

——“一址多店”、一证多用。在石家庄市某农贸市场内,记者发现一间厨房门前挂着“招牌肉酱面”“肉酱米线”“生烫牛肉米线”三张招牌,3家外卖商家共用一间约10平方米的厨房,厨房内仅2名配餐人员,内部未分区或划定隔间。

在杭州某外卖集中的区域,发现部分商家上传至平台的店铺图片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尽管店铺内并无堂食区,然而在平台上却展示有堂食区的图片。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透露,该研究会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特别采用了技术手段对网络餐饮平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商家存在严重问题,如一证多开、虚假地址等违规行为。在实地核查过程中,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些所谓的“幽灵”餐厅,这些餐厅提供的食品加工和存储环境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存在食材可能被污染、变质或过期的风险,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研究会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网络餐饮平台的监管。

发布时间:2025-10-14 06:4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