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同济大学从事健康运动研究的专家董静梅教授提出,推广社区运动与康养相结合的新型模式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预防疾病的经济效益方面,据尚体公司作为第三方运营商管理的长者健身房的调查数据显示,坚持运动的老年人其医疗费用有所减少。

她觉得,当前长者健身房的运营模式已经有效推动了全民健康预防的提前,对于我国提倡的“政府引导、专业运营、社会协同”的健康养老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董静梅建议,社区里的长者健身房可借鉴日本介护预防体系的做法。该体系注重专业人才核心团队配置,除了之前所说的运动健康师,还包括康复治疗师和医护人员。康复治疗师针对术后康复、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老年群体提供功能训练指导,医护人员每周驻点开展血压监测、慢病风险筛查等。

她说,长者健身房可采用“1名专职健康师+2名兼职医护+志愿者辅助”的轻量化配置,另外还需配备保险的保障双轨制,如场所责任险和健康管理险,覆盖运动意外伤害如跌倒、器械损伤保险。

这些年,在国外已出现了专门为老人提供课程的线上、线下健身机构。比如,日本有专门面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的健身机构,美国有专门的线上老年健身平台,新加坡为老人打造的健身机构还提供游泳等课程。

专家认为,当长者健身房这种新事物刚进入视野时,免费体验是个不错的方式。老人通过实际体验来亲身感受健身运动对身体的益处,这在国外的老年健身项目中广泛采用。

目前,杨浦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运动健康中心的协同运作,为“三高”(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共管项目的老年人建立个性化运动健康档案。在相关医疗机构评定为中、低风险的老年人群体,可在长者健身房享受三个月的免费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体验健身带来的好处。

不少年轻人早已习惯跟着健身App上面的课程进行运动,而老年健身的服务同样从线下走向了线上。

曾经,糖豆App通过输出广场舞教学视频吸引了广大中老年女性用户,同时上线了“在家跳”专区,老年人可以从手机投屏到电视上,跟着电视里的教练一起跳广场舞。

目前,众多持有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的健身教练,通过直播形式开设课程,致力于协助老年人进行力量锻炼,并普及健身知识。在北京等地区,更涌现出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健身指导的专业上门服务。

显而易见,在追求个性化健身的领域,老年人也展现出了强烈的需求。然而,由于健身活动的特殊性,专家们特别提醒,那些缺乏健身经验的老年朋友们,在开始锻炼之前,最好选择正规的健身场所,例如社区长者健身房等。在这些场所,老年朋友们可以在运动前接受专业的身体评估,确保身体状况适宜运动。同时,在运动过程中,有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可以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风险,确保安全健康地进行锻炼。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