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依托于秦王川地区特有的寒旱气候和土地资源条件,兰州新区着力发展设施农业,以此为基础,加速培育鲜切花、食用菌、设施果蔬等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并同步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园、空港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激发特色产业的强劲发展动力。

在上半年,兰州新区的蔬菜种植规模达到了3.22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5%,新鲜的果蔬直接供应给周边市场。同时,食用菌的产量也在稳步增长,如白玉菇、蟹味菇等品种已经出现在了市民的餐桌上,使得蔬菜和水果的供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兰州新区积极推进“甘味”农产品品牌建设,今年筛选推荐的“陌上时光”“兰新秦农”等5个品牌成功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助力本土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同时,新区对已入选品牌开展常态化监测,从质量、包装、口碑等维度严格把关,守护“甘味”品牌信誉。

在鲜切花领域,兰州新区已成为西北重要的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荷兰文洛式智能温室里,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光水肥,自动化系统精准调控生长环境,让玫瑰、洋桔梗在最优条件下绽放。

食用菌产业同样尽显“科技范”。秦东农投食用菌生产车间内,数字化管控让菇房温度稳定在24摄氏度、湿度60%,LED灯带模拟自然光照,“不仅菇形匀称、色泽鲜亮,还能灵活调整出菇时间,避开上市高峰,稳保售价。”企业负责人介绍道。

走进秦川镇榆川村,老旧温室已完成“焕新升级”:锈迹斑斑的骨架换成耐腐蚀钢材,老化灌溉管线升级为精准滴灌,手动温控设备替换为智能传感器,工人们正调试新安装的温湿度监测终端。

硬件升级后,技术员还指导种植企业按“按季轮作、错峰定植”方案生产,春季番茄采收完,生菜苗随即移栽;夏季黄瓜挂果时,秋冬茬辣椒种苗已在育苗区培育。

“大棚升级了,现在土地利用率和收益都翻了番。”种植户的话语里充满喜悦。

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位于食用菌智慧产业园的工地尤为热闹,挖掘机轰鸣着平整场地,工人们辛勤砌筑着挡墙。目前,基础工程已顺利完成80%。预计在年底前,这里将安装智能接种机、环境控制系统等先进设备。投产后,该产业园将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年产能预计可达1.2万吨,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产业园内的现代农业基地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已全面完成。预计到2026年,这里将建成一个集种植、育苗、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这一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