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上海面临着土地资源“增量有限、存量待挖”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上海积极探索创新,将低效用地盘活与存量资产活化作为突破口,以此开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同时,这一举措也有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推动上海城市发展向绿色化、集约化方向转型,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根据实际经验,上海市在激活低效用地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范例。例如:
区域产业发展:漕河泾开发区历经“腾笼换鸟”的变革,已从起初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园区,转变为专注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战略新兴产业的集聚地。目前,该区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市占比达到7%,且每平方公里的税收贡献高达37.5亿元。
“工业上楼”:“工业上楼”政策在中心城区落地成效显著,以上海中心城区首个“工业上楼”标杆——老凤祥总部为例,其原址为20世纪70年代厂房,容积率仅1.0.依托“工业上楼”政策(存量工业用地提容免于补缴土地价款),容积率提升至4.5.免于补缴土地价款超2亿元;整合全球6000家门店数据搭建云端制造协同平台,智能排产效率提升40%;屋面光伏年发电量85万度,中水回用率达40%,既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又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已获评上海中心城区首个“智造空间”优质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后年产值将提升3倍。
民生保障:力波啤酒厂作为上海首个零星工业用地全面转型案例,成效显著。项目前身为2016年停产的啤酒厂,通过“工业用地转混合用地”,西地块保留烟囱、麦芽仓等工业遗存,改造为精酿体验馆与秀场,延续工业文化脉络;东地块打造9栋独栋办公楼、5A甲级写字楼及75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保租房租金低于周边市场15%,优先供应周边产业园区职工,已入住60%。同时配套3万平方米的力波公园,与周边游园组成“15分钟生活圈”,带动梅陇镇300余人就业,周边村集体年收入增长20%,2023年底整体建成投用后,成为闵行区产城融合典型。
乡村振兴:闵行区华漕镇整合村集体低效建设用地转型智慧农业产业园,引入物联网灌溉、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容积率从0.2提升至1.8.村集体年收入从80万元增至1200万元,带动周边3个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18%(智慧农业产值占比超60%)。
绿色转型:苏河美欣公寓,是闲置工业用地转型人才公寓,提供500余套住房,公寓租金低于周边市场22%,已入住率达85%,其中70%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青年人才,联动周边商业体形成“15分钟生活圈”,通过餐饮、零售等配套带动片区消费增长10%;绿色屋顶覆盖率超30%(引入本地草本植物,区域鸟类种类增加5种),年均减少标准煤消耗65吨,年度碳排放减少15%,获评“黄浦区低碳示范项目”。
从政策支撑来看,上海作为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首批试点城市,上海已出台涵盖土地收回、储备、城市更新等12项配套政策,形成“国家指导地方细化”的政策体系。当前,上海正通过“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对产业用地进行综合绩效与价值评估,依托全国首个完整的“REG”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体系(覆盖基础表征、综合效率、治理导向3大类39项指标),分类施策推进低效用地盘活。2024年4月该行动已启动,盘活低效产业用地45平方公里,其中C类用地通过“引入第三方主体”盘活12平方公里,D类用地通过“收储收回”整治8平方公里,2025年计划再焕新30平方公里,重点聚焦“大虹桥”“大东方”“大吴淞”“大吴泾”及轨交中环线周边地区。目前“大虹桥”片区已完成8平方公里低效用地腾退,引入32家数字经济企业,预计2025年底实现产值超200亿元;“大吴泾”片区通过“工业用地减量化”政策,恢复农用地3.5平方公里,新增生态绿道2.8公里,周边居民人均绿地增加0.5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3个百分点。
2025年9月,由上海十大优秀全球招商合作伙伴之一的“第一太平戴维斯”与国有综合性甲级建筑设计院“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低效用地及资产活化升级》白皮书,相关研讨会也同期举行,汇聚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设计院与专业顾问等多方力量,聚焦上海低效用地盘活与存量资产活化,探索城市发展新路径。
在《城市活力再生的实践探索》这一主题演讲中,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兼副总建筑师宿新宝先生,深入剖析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关注的五大关键方向。首先,在土地政策层面,宿新宝先生强调,应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限,探索土地弹性转换机制,例如借鉴上海M0融合用地和C65研发用地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和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其次,在规划策略层面,他提出要细化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设立多功能复合弹性要求,为土地的多功能复合利用预留足够的空间。接着,在改造原则层面,宿新宝先生主张推行轻量化改造,坚持“最小干预”的保护理念,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改造成本。在价值挖掘层面,他强调要充分发掘低效产业用地的独特价值,将其转化为城市更新的亮点,避免同质化现象的出现。最后,在公共空间营造层面,宿新宝先生提出要注入温度与情绪价值,提升公共空间的适配性,以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在解读最新发布的白皮书时,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策略顾问部负责人朱锋强调,当前上海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工业用地占比过高,出现了供需严重失衡的状况。这些用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再开发过程复杂等问题。 白皮书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性盘活策略,旨在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产业用地的高效利用:一是进行产业导向设计和空间重构,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并推动功能复合型发展;二是构建绿色和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强调生态修复和智慧化运营的重要性;三是借助金融创新手段,实现资本循环的顺畅流转。 为实现这一目标,朱锋建议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应协同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涵盖规划、产业、生态和资本在内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这样的综合策略将有助于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价值再生,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 上海地铁18号线二期进入“跑图”阶段,距年底开通再进2025-10-13
- 厂房“长高”、产值倍增:上海“工业上楼”等模式激活2025-10-13
- 大屏实时调配,扫码可知产地:南昌智慧农批市场守护市2025-10-10
- 甘肃省马铃薯科技重大专项通过验收,新育成5个专用品2025-10-10
- 告别传统安置,兰州新区推行房票模式:凭票可自选商品2025-10-10
- 巧手相聚,互学共进:“陇原巧手”培训班以交流展示促2025-10-10
- 年捕集150万吨二氧化碳,全球最大煤电CCUS项目打通全2025-10-10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电影《浪浪人生》举办北京首映礼,黄渤范丞
- 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将启,50余场活动汇
- 从“观影”到“参与”,《浪浪山小妖怪》XR
- 为少儿播下文学种子,兰州“家·书”品牌活
- 四十载光影坚守,武都区为放映员尹风民设立
- 开场2分钟丢球后闪电扳平!上海体大女足逆
- 乡音打动乡亲!武威文艺小分队惠民演出奏响
- 14部影史佳作将在兰州等25城展映“影像之灯
- 爬4米高梯当“天把式”,甘肃小记者雨中学
- 我国9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环比
- 全国铁路国庆中秋假期发送旅客1.5亿人次,
- 长江干线客运需求显著上升,十一假期单日客
- 9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49.6%环比回升,新订单
- 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兰州城关区精准服务
- 玉门花海镇8900亩食葵迎丰收,“致富花”带
- 大型陇剧《大河东流》载誉归来,在陇剧发源
- 2025中国杯花滑大奖赛10月24日重庆开赛,14
- 阐释中华文明五大特性,故宫建院百年特展以
- 保级形势趋稳!兰州陇原竞技“双杀”对手取
- 发布需求清单,探讨技术痛点:上海党外专家
- 好灵AI开展系列活动搭建桥梁,助力银龄群体
- 2026年考研网上报名即将启动,预报名与正式
- 国庆中秋假期高速公路充电量创纪录 充电1.2
- 我国国际航空货运网络持续加密,前九月新开
- 邀请千名校园足球小将观赛,兰州陇原竞技助
- 采样2小时内冷链送达,兰州海关以47项精密
- 国际金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创历史新高,多
- 国内首部敦煌音乐剧《米薇的敦煌》10月9日
- 赛出风格,勇创佳绩:兰州市职工代表队全省
- 从法国里昂火到郑州国赛,上海展台榫卯文创
- 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在沪开幕,面向
- 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奏响澳大利亚,
- 四大指挥泰斗联袂!北交新乐季“顶配”阵容
- 非遗“节子舞”混搭街舞引爆全场!金川百姓
- 甘肃散文八骏牛旭斌推出《六个笔画的故乡》
- 非遗微短剧《白马百相录》多平台上线,以“
- 从丝路要塞到精神象征:“长城守望者”探访
- 赋能馆员,贴近读者:兰州图书馆借力短视频
- 践行全民健身,推动科普惠民:兰州广场舞大
- 南艳湖公园粉黛乱子草绚烂绽放,“粉色浪漫
- 刷卡如乘地铁般丝滑:豫园上线“国际支付秒
- “电影+”消费新业态涌现:从主题影院到影
- 电影《麦积长歌》进驻武山摩崖石窟取景,展
- 打造县域体育新名片!陇西县体育场改造冲刺
- 前8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4万亿元,同比增
- 国产载人飞艇完成高原首飞,将成为激活区域
- 坐着火车逛牧场、亲手喂牛犊,兰州乳企打造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与京东工业签约,共推采
- 兰州市第十届运动会视觉形象揭晓,赛事为期
- 客场夺3分保级渐稳!兰州陇原竞技中乙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