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庆阳市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位于环县小南沟乡的绿电聚合试点项目正式迈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即1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其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EPC(工程、采购、建设)总承包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对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东数西算”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数据中心在供电模式上实现了向绿电聚合的全新转变,为推动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开启了新的篇章。

庆阳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占地面积高达1.7万亩,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该园区已建成及在建数据中心共计12个,其中建成标准机架数量达到3.1万架,算力规模更是高达6.6万PFlops,为我国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工建设的绿电聚合试点项目,为这一算力高地注入了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标志着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在追求高效能的同时,也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2标段施工现场,数台打桩机轰鸣作业,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建设现场井然有序。目前,6个标段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并计划于今年11月底具备并网条件。

据了解,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由甘肃电投集团投资建设,总规划装机规模200万千瓦,采用分批建设模式。其中,一期工程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涵盖75万千瓦风电项目和25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建设2座330千伏升压站以及储能系统等,动态总投资为44.84亿元。

“项目建成后,风电场部分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042.2小时,年上网电量为15.3亿千瓦时;光伏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小时数为1456小时,年发电量为4.6亿千瓦时。项目就近接入公网,实现发用优先匹配。”甘肃电投集团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经理雷强说。

绿电聚合模式的核心在于算力与电力的深度协同。庆阳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风光电可开发量约2220万千瓦,通过构建 “源网荷储” 一体化系统,可实现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与就地消纳。

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绿电聚合试点项目预计将有效实现产业园区总用电量的约55%发用匹配,剩余的45%电量将通过中长期交易市场以及现货市场进行补充采购。此外,数据企业、售电企业以及园区管委会将同步签订购售电合同,确保园区内用户的综合电价能够稳定在0.4元/千瓦时以下,从而进一步降低园区用电成本,推动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行业正逐步向集中化和环保型转变。庆阳市推出的绿电直供数据中心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新能源的利用问题,促进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而且为全国数据中心集群寻求绿色供电途径提供了庆阳模式这一成功范例。

责任编辑:admin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