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携手北京京剧院,精心打造的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即将于9月17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隆重上演。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京剧艺术的创新尝试,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传承。自《赤壁》至《天下归心》,两院多次成功合作,此次《颜真卿》的问世,既是艺术合作的美好延续,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近日,该剧的主创团队及主演们齐聚国家大剧院,与观众们分享了一段充满激情与创意的创作历程。
在众人眼中,颜真卿不仅是一位蜚声中外的书法大师,更是一位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在安史之乱爆发之际,他毅然决然地拿起武器,勇敢地投身于抗乱的前线。他不仅联合河北十七郡的官员,歃血结盟,誓死捍卫家国,更以坚定的决心和誓死不渝的勇气,成为了民族脊梁的象征。而当李希烈叛乱再次席卷而来,即便已年过七旬,他依然毫不犹豫地深入敌后,孤胆英雄般地闯入虎穴,最终以身殉国,留下了壮烈的传说。这位兼具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多重身份的历史人物,不仅承载着深沉的历史底蕴,更以“粉身碎骨、赴汤蹈火”的极致爱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正是以这位传奇人物的多重身份和精彩人生为背景,多角度地展现了他的人生起伏、爱恨情仇以及忠诚报国的崇高气节。
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张尧表示,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不仅是对历史认知的“补充完善”,填补大众对这位历史名人的认知空白,传递正确的历史观,更是对京剧艺术的“活化传承”——通过历史故事与现代舞台技术的融合,让年轻观众感受国粹艺术的新魅力。北京京剧院院长秦艳则表示,“以京剧之名演绎颜真卿的肝胆人生,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凝望,更是对民族精神的艺术致敬,这部凝聚两院心血与期许的剧目将带着中华民族的蓬勃伟力、首都文化的时代温度,以及京潮大派的艺术特色,为观众献上一场艺术上、情感上、精神上的文化盛宴。”
新编历史京剧《颜真卿》集中了编剧蔡赴朝,唱腔设计、作曲朱绍玉,导演李卓群,视觉总监、舞美设计高广健,服装、造型设计蓝玲,灯光设计唐铭,多媒体设计张松等强大主创阵容,不仅在音乐上保留西皮、二黄等经典板式,创新融入陕甘宁地方特色,舞美更化用传统戏曲元素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视觉层次。
现场,导演李卓群以及张建峰、窦晓璇等主演对于剧目整体色调和角色娓娓道来。李卓群表示,由于颜真卿特殊的经历,他提笔宛如千斤重,落笔更是蘸着血泪,于是观众可以在舞台上看到一个文武兼备的形象,甚至有兵戈铁马重现。剧中不可或缺的毛笔其实是特制的狼毫笔,李卓群介绍,“颜真卿手执狼毫,但此刻他手中的狼毫更像是匕首,刺向自己,也像刺向晴空的一柄长剑,更像刺向分裂势力的一柄龙泉剑,颜真卿执笔就如颜真卿仗剑。疾风知劲草,烈火辨真金,为了展示这样的品格,剧中还会有序地把金木水火土、风雨雷电雪这些非常中国的元素,用非常传统的戏曲方式呈现。”
刚刚在《齐白石》中塑造了白石老人的奚派名家张建峰,此次又将走入颜真卿的精神世界。在恩师欧阳中石先生身边耳濡目染20多年,张建峰对于书法家有着多于常人的认知与理解,同时作为正定人,他对于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出处与情怀又有着更多的感悟。剧中大段的唱腔更是对演员功力的考验,正如张建峰现场呈现的“天苍苍云茫茫瑟瑟残阳”选段,浑厚唱腔尽显颜真卿面对家国困境的悲壮与坚定。
窦晓璇在演绎“王倩儿”这一角色时,深刻地展现了一位在乱世中挺身而出、英勇无畏的女性形象。她用“生逢乱世,铮铮铁骨”来形容这位为救颜真卿而牺牲自我的英雄,并表示对于这样令人感佩的角色,必须经过精雕细琢。她强调:“每一句唱词、每一个身段,都需要我细心揣摩,用心用情去塑造这个角色。”在活动现场,当她演绎“想当年饶阳城遭贼围困”这一段时,其婉转细腻的唱腔中流露出柔肠百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