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东方航空公布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我国航空业的三大巨头——国航、东航和南航——也相继揭晓了上半年的经营成果。在这段报告期内,这三大航空公司共计减少亏损高达20.08亿元。具体来看,国航和东航分别实现了9.76亿元和13.37亿元的减亏;而南航虽然亏损额增加了3.05亿元,但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其亏损幅度同比已减少14.31亿元。三大航亏损的持续收窄,主要得益于国际航线的业绩显著提升。在上半年,三大航的国际航线客运收入、客运运力投入以及旅客周转量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得益于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航油价格的下降,三大航的成本支出同比增幅未超过5%。尽管面临暑期票价下滑等挑战,三大航仍计划在下半年通过把握传统货运旺季的效益、开辟新的南美航线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经营效益。
根据三大航发布的财报数据,三大航上半年共亏损47.7亿元,共减亏20.08亿元。东航在三大航中亏损最少、减亏最多,南航净亏损同比增长。
具体来看,国航上半年营业收入807.57亿元,同比增长1.56%;净亏损18.06亿元,同比减亏9.76亿元。东航营业收入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净亏损14.31亿元,同比减亏13.37亿元。南航营业收入862.91亿元,同比增长1.77%;净亏损15.33亿元,同比增亏3.05亿元。
记者注意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南航的净亏损为20.33亿元,去年同期为34.64亿元,同比减亏14.31亿元。财报显示,该项数据变动原因主要是本期生产经营持续向好,亏损减少。
在8月29日南航的业绩说明会上,南航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陈冬表示,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可转债的衍生工具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政府补助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支净额等。
对于南航亏损进一步扩大的原因,陈冬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称,南航的客运收入、货邮运收入均同比增长。利润总额5.96亿元,同比增盈4.37亿元。上半年,南航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前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部分转回。
总体来看,三大航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有增长。从地区来看,国际客运收入成为“关键引擎”。
根据三大航财报数据,国航的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16.09%,东航的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20.34%,南航的国际客运收入同比增长15.74%。
作为三大航中净亏损最少的航司,东航在财报中表示,大幅减亏主要是由于公司国际经营进一步拓展、成本管控成效进一步显现,生产经营指标同比增长。上半年,东航新开国际地区航线14条,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的境内航司。搭建了日韩经上海浦东到欧亚、欧洲经上海浦东到澳洲及东南亚的中转大通道,打造了上海浦东至伦敦、悉尼、莫斯科、巴黎等国际远程干线以及至日韩新马泰等国际快线、准快线。
东航的客运数据也反映出国际航线的重要性。上半年,东航的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大幅增长24.38%,国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增长1.07%,地区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4.57%;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大幅增长28.74%,国内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6.11%,地区航线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4.04%。
同样,中国国航在上半年对国际航线的客运运力投入实现了16.7%的增幅,旅客周转量也增长了16.99%;而南方航空在同期国际航线客运运力的投入增长了22.5%,旅客周转量则增长了25.88%。
民航专家林智杰指出,国际航线的重启对于航空公司业绩的提升至关重要。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型客机的使用效率,还能降低国内航线的运力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内航空市场的竞争压力。